为深入推进校地共建合作,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推动高校资源与社区需求有机融合,9月20日—11月21日,机电工程学院与磨店社区蔡岗社居委共同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志愿服务公益课程”系列活动。活动依托学院“红匠芯”科普教育志愿服务项目,聚焦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编程与机器人科普课程。


本次公益课程同时开设“编程机器人”与“编程无人机”两个实践班,每个班总计8课时教学。在编程机器人课程中,志愿者引导孩子们通过图形化编程工具控制多关节机械臂与智能小车,学习传感器应用、自动避障与路径规划等知识,并通过项目式教学方式,从搭建巡线小车到设计对抗赛作品,激发孩子们的工程思维与创新意识。编程无人机课程则带领孩子们探索飞行原理,学习无人机的手动操控与Python编程,实现自动编队、目标追踪与三维避障等功能,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航空科技的魅力。



课程吸引了社区5—10岁儿童的积极参与,孩子们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逐步掌握了基础编程逻辑与机械控制知识,并在结课展示中呈现出富有创意的作品。授课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孩子们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科学素养,也增强了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本次公益课程是机电工程学院与磨店社区蔡岗社居委深化校地共建、推动党建引领下的志愿服务常态化的重要举措。活动以“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和“安徽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共建基地”为平台,实现了高校科技资源与基层教育需求的精准对接,形成了“党建+志愿服务+专业实践”的育人模式。

通过公益课程的持续开展,机电工程学院不仅将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也进一步擦亮了“红匠芯”志愿服务党建品牌,展现了新时代高校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与科教融合中的担当作为。校地共建不仅让社区青少年享受到优质科普资源,也为大学生提供了锤炼品格、提升能力的实践舞台,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未来,机电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与社区的合作内容,拓展志愿服务形式,推动科普教育常态化、品牌化发展,让更多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为培养具备匠心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供稿:机电工程学院 张开 初审:宋忠春 审核:杨璨)